云南

详情

【每日一练】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(3月10日)
zz146 2025-03-10 11:35:57

关键词: 特岗教师 2025

一、单选题

1.关于人的发展,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(  )

A.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的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

B.个体无法控制的社会环境,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盲目的、自发的

C.所有学校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

D.主观能动性通过活动表现出来

2.道德教育的(  )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、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,由皮亚杰提出,而后由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。

A.体谅模式      B.认知模式

C.社会模仿模式  D.价值澄清模式

3.在公交车上,小华主动为一位老人让座,并感到很自豪。当时小华体验到的情感是(  )

A.道德感  B.美感   C.理智感   D.新异感

4.(  )的学生,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慢,但错误率很低。

A.沉思型B.冲动型

C.辐合型D.分散型

5.《教师资格条例》属于(  )

A.教育单行法律B.教育行政法规

C.地方性教育法规D.教育规章

二、判断题

1.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六艺,即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(  )

2.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。(  )

3.干扰说认为,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。(  )

4.1903年,冯特的《教育心理学》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,冯特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。(  )

5.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,应始终贯彻“先立后破,先实验后推广”的工作方针。(  )





答案解析

一、单选题

1.C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。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。并不是所有学校教育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,也不是学校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。故C项说法过于绝对。

2.B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德育模式。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、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,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,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。

3.A【解析】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。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、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。它表现在对待国家、集体、工作、事业、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各个方面,如爱国主义情感、集体主义情感、责任感、事业心、荣誉感、自尊心等。因此,小华在为老人让座后产生的自豪感属于道德感。

4.A【解析】本题考查认知方式的类型。沉思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,总是谨慎、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,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。这种类型的学生解答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慢,但错误率很低,在解决高层次问题时占优势。故题干所述属于沉思型的认知方式。

5.B【解析】教育行政法规是行政法规的形式之一,是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(国务院)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和教育法律制定的关于教育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。教育行政法规的名称一般有三种:条例、规定、办法或细则,如《教师资格条例》。

二、判断题

1.√【解析】本题考查西周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。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以“六艺”为基本学科,即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。题干说法正确。

2.√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家庭教育的特点。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。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,第一批教育者是家长。家长的政治态度、对问题的看法,甚至思想作风、爱好特长,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。家庭这种先入为主的教育对他们以后的德、智、体等方面的发展影响极大,甚至影响他们的未来。

3.×【解析】本题考查遗忘的相关理论。干扰说认为,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。同化说又称认知结构说,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。

4.×【解析】本题考查教育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。1903年,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《教育心理学》,这是西方第一本以“教育心理学”命名的著作。1913~1914年,该书又扩充为三卷本的《教育心理大纲》,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,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,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“教育心理学之父”。而冯特是“心理学之父”,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奠基人。故该题说法错误。

5.√【解析】2001年颁布实施的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(试行)》指出: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。应始终贯彻‘先立后破,先实验后推广’的工作方针”。

2025年特岗教师官方微信客服

  • 公告资讯
  • 学习答疑
  • 1对1指导
  • 笔试资料
  • 面试技巧
  • 公开讲座

>微信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,添加

客服老师微信领取

收藏

微信识别下方二维码,即可添加

山香官方微信客服

微信长安识别添加
获取1对 1备考指导服务

历年试题0元下载

6大学科,100套试题
学练结合,查漏补缺

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

学历年龄分析,资格证书分析
报考地分析,历年考情分析

相关推荐

(c)2008-2025 招教网 ©版权所有

中国互联网
协会
经营网站
备案信息
不良信息
备案信息
中国信用
企业认证
网络110
报警服务